导致华夏进入了五代十国的乱局当中

人的一生本不过数十年,且在短短的几十年里,会经历大风小浪、辛酸苦辣、悲欢离合,能够平淡地活着已经不易,但还是在利益争夺中,发动一场场战争,导致无数民众流连失所,家破人亡,生活得水深火热。

世界的明争暗斗,从没有停止过,这些年来,大国都握有杀伤力极强的武器,不敢在台面上直接硬杠,表象上比较和平。

在这种状况下,那些小国就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具,导致从阿富汗到乌克兰,爆发了多场局部战争,那些被战火摧残的民众,在失去了家园的惨境中,沦为了难民。

既然无法避免战争,无法阻拦一些国家的狼子野心,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,避免弱小挨打。中国在清末时期便在落后上吃了大亏,建国后,一直在奋力提升经济水平、国防力量……渐渐在各个领域人才的共同努力下,发展出了今天繁荣昌盛的局面。

有了强大祖国的保护,如今我们过上了安稳的生活,对于战争,感觉比较遥远。但其实,战争从未停止,一些小国家在野心大国的操纵下,战争不断,导致民众在战火的摧残下,无家可归,为了有个生存之地,不得不离开狼藉的故土,去到其他国家。

国家与个人家庭是一样的,寄人篱下的滋味并不好受,所以那些背井离乡的民众,在别国便成了难民,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,想要真正成为其他国家的一分子是很难的,处境比较被动,也没有什么话语权。

好在,不少国家对他们抱以友好的态度,或怀有一些利益目的,在他们无家可归时,接纳了他们,为他们开放了边境。然而,一向主张和平、态度友善、乐于与其他国家交好的中国,在这方面却没有什么动静,似乎从没有接受过其他国家的难民,这是为何?

其实,这并非我们的国家狠心,而是中国有过接收难民的历史教训,且这个教训的代价太大,太过于沉重。

中国向来是“礼仪之邦”,对于其他国家通常是报以友好的态度,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,也曾多次接受其他国家的难民,但最后都是卖力不讨好,一片好心却收获了“农夫与蛇”的回报。其中,有三次因为接受了大量难民,引发了本国社会的动乱,落了个政权被推翻的惨痛结局。

在东汉时期,长期对中原虎视眈眈的匈奴,势力变得比较薄弱,加上内部爆发的动乱,便分裂成了南北两个阵营。

后来,南匈奴帮助东汉击败了北匈奴,而光武帝也比较仁厚,就接纳了南匈奴的归顺,准许他们在河套繁衍生息,融入中原。

然而,南匈奴却野心勃勃,背地里不断壮大自己力量,并多次用这种力量骚乱东汉,干出了白眼狼行为。汉朝只能将他们下去,但几次下来都没有真正铲除他们,而他们也一直野心勃勃,到了西汉时期继续作乱,导致西晋灭亡。

西晋本身爆发了“八王之乱”,而蠢蠢欲动的南匈奴,就趁机窜出,从河套入侵中原,一路上对无辜百姓烧杀抢掠,丝毫不念东汉的接纳情谊。

唐朝时期也向大量东突厥难民开放了边境,接纳他们前来安身。不过,当时的朝廷也有防备,为了防止他们觊觎中原,朝廷还从中选拔了官员,加大了对他们的统治力量,但他们仍不安分,把中原视为肥肉,有着掐不灭的狼子野心。

为此,他们不断积蓄力量,等待入侵中原的时机。到了唐玄宗时期,他有了国色天香的杨玉环后,对朝政不积极,对国家治理不力,突厥便趁虚而入,爆发了“安史之乱”,直接导致曾繁荣昌盛的唐朝,走向了灭亡。

到了明朝时期,努尔哈赤的先祖,也就是后来的满人,到了辽东地区居住,而这个地区原本居住着女真族,他们过来后,女真族的势力便走向了下坡路,直到被吞没。

接着,他们继续壮大自己的力量,渐渐把辽东地区控制在了手中,后来又趁着明朝政权薄弱,推翻了明朝。

综上所述,中国古代接收难民的次数并不少,其中有三次正是因为接受了难民,直接失去了政权,这个教训是多么的惨痛,如今中国不能在接二连三的惨痛教训中,再给自己埋下这样的隐患。

虽然说,西晋、唐玄宗时期、明末时期的政权覆灭也有很多内部原因,但那些难民被中原接纳后,也一直没放下过野心,一有机会便骚扰中原,给中原造成了很多的动荡和很大的威胁。而在中原的当朝政权动荡薄弱的时候,他们便会伺机窜出,直接入侵,给整个华夏的发展脉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。

像突厥人爆发了“安史之乱”后,唐朝的灭亡,导致华夏进入了五代十国的乱局当中,不仅导致当时的民众陷入水深火热,还在很大程度了挫伤了华夏民族的元气,收留难民的后果就是反咬。

本身,中国虽有56个民族,但我们和美国这个移民国不一样,这56个民族本身便是中国的一分子,尽管文化风俗不同,却能相互包容地融合到一起。

而异国的民众则不一样,他们属于移民,信仰也与我们大不相同,很难真正地和我们国家融成一条心,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在异心下,产生野心,给我们的国家带来隐患。中国虽是一个和平友好的国家,但并不盲目,前提是保障国家的领土不受侵犯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By admin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